前幾天來了一對好可愛的雙胞胎姐妹花要做發展評估,張醫師靈機一動把它變成有趣的團康活動,大家玩得很開心呢 !
順便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兒童發展篩檢到底在做什麼,以及張醫師是怎麼執行的,各位爸爸媽媽不妨也檢核一下您的孩子有沒有達標呢 ?
第一部分: 五歲的發展篩檢內容
5歲兒童發展篩檢的施測重點 :











要完全符合下列4點:
1. 主詞+動詞+受詞。至少能以4到5個詞彙以上的完整句子敘述。
2. 語法正確,句子語法結構完整。
3. 有使用連接詞在句子中 (因為..所以/和…/然後…)
4. 可以一問一答至少3次輪替對話,不會答非所問或仿說問句。











第二部分,簡單跟大家分享張醫師施測的過程與經驗
這個年齡的發展篩檢是我私心覺得最容易卡關的魔王關
我通常會先跟孩子說:「我們來做體操吧! 」引導他把粗大動作的項目完成。在執行這一部分檢查的過程中,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觀察到孩子的專注度與協調性,甚至透過孩子能否順利理解我們的指導語,就知道等會兒的認知語言關卡是否要多留意。
做完粗大動作的測驗,可以再來玩一下推錢幣跟畫畫的遊戲,讓孩子在更加放鬆的心情下過渡到認知語言關卡。
在最難通過的語言關,我喜歡先跟孩子聊聊天,聽兒童有沒有自發地使用四個字或更多字表達,並嘗試引導他們說出完整的句子,再拿出圖卡5請他指認小球,指認顏色,算算數目。
開始鋪陳圖卡5-8這四張是一個故事,請他試著全部看完後排出順序。在這裡可以看出孩子聽不聽得懂指導語,也能觀察到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如何。
無法將故事排序的孩子,就依序請他描述圖卡中的內容,問問發生甚麼事了? 為麼會這樣? 如果都無法完成的孩子,除了向家長說明後續處理的流程之外,我也會現場利用圖卡5-8示範如何與孩子進行對話式共讀,鼓勵家長透過與孩子共讀共玩來強化他的能力,同時也關懷孩子在幼兒園的人際互動與課堂行為。
張醫師想要提醒大家的是 :
兒童發展篩檢不是考試,篩檢結果的答案不是結束,是開始
無論通過與否,醫師和爸爸媽媽一樣,關注的都是如何協助孩子成長。
透過適時分享檢查過程中,張醫師對於孩子各項能力與氣質的觀察,除了核對每個家庭不同的需求,討論轉介與否,我都會多給一點居家訓練的指引供家長參考
帶著玩心看發展~五歲兒童篇下集,就來聊聊這個年齡的各項能力可以怎麼引導吧!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