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毓醫師的同樂園: 帶著玩心看發展~五歲兒童篇 WFU

2025年5月31日 星期六

帶著玩心看發展~五歲兒童篇

前幾天來了一對好可愛的雙胞胎姐妹花要做發展評估,張醫師靈機一動把它變成有趣的團康活動,大家玩得很開心呢 !

順便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兒童發展篩檢到底在做什麼,以及張醫師是怎麼執行的,各位爸爸媽媽不妨也檢核一下您的孩子有沒有達標呢 ?

第一部分: 五歲的發展篩檢內容

5歲兒童發展篩檢的施測重點 :

💁粗大動作

1️⃣在無任何支撐下,可以穩定不搖晃地以單腳站立至少5秒鐘(支撐腳不移動) (雙腳均需達標才算通過)。

2️⃣能單腳跳至少5下? (六歲) 能單腳跳至少10下?

3️⃣可以腳跟接著腳尖(Tandem gait)交替向前走5步(含)以上。


✍️精細動作

1️⃣可以看著指定圖形照著畫出三角形,三角形的邊角清楚明顯,且形狀可辨識。
2️⃣可以使用前三指遠端握筆(靜態、動態三指握筆皆可)。 握筆姿勢不是使用前三指遠端握筆或前三指生硬。

3️⃣能單手將手掌中三枚十元硬幣用拇指將硬幣從掌心一次一枚推至指尖並放在桌上?

4️⃣能將自己外套拉鍊兜好並拉起到靠近腋下之高度?


🖼認知語言

1️⃣看完故事圖卡5-8後,可以用完整句子敘述故事情節?

要完全符合下列4點:
1. 主詞+動詞+受詞。至少能以4到5個詞彙以上的完整句子敘述。
2. 語法正確,句子語法結構完整。
3. 有使用連接詞在句子中 (因為..所以/和…/然後…)
4. 可以一問一答至少3次輪替對話,不會答非所問或仿說問句。

2️⃣看完圖卡5-8後能正確描述圖卡中的任一因果關係,或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3️⃣看著數字圖卡,可以正確說出或指出阿拉伯數字(至少可以辨認數字1-5)

4️⃣看著故事圖卡5 可以正確數出桌子下的小球數量?

5️⃣孩子構音清晰嗎? 請孩子跟著唸下列語詞: 「三」、「八」、「狗」、「阿公」、「喝水」、 「蛋糕」、「車」、「兔子」 可以清楚講出上列「所有」發音。


👨‍👩‍👧‍👦社會發展

1️⃣可以遵守遊戲規則,參與團體活動? 例如,可以參與「桌遊」、「團隊闖關遊戲」等等需要互動、合作、妥協的活動。 可以團隊合作,配合遊戲規則參與活動。而不會獨自玩或常常要求別人照自己的方式。 常獨自玩或無缺乏互動式的遊戲。

2️⃣可以輪流玩遊戲或有耐心排隊等待,也不會愛打斷別人說話或隨意碰觸他人或物品嗎?如果無法輪流或一直想衝到前面搶先當第一; 或平時在學校話很多; 或喜歡碰觸他人或物品則是不通過

3️⃣可與其他人(同儕/手足/大人)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且玩法變化多,有不同的主題(醫生、廚師、老闆等)不會一成不變? 有許多角色扮演遊戲的玩法,玩法很多。 如果孩子的玩法單調或常獨自玩或無缺乏互動式的遊戲就不通過。

4️⃣孩子在大多數時間,不同場所的情況下,專注力都可以穩定持續超過10分鐘? 以大多數時間的表現為判斷依據,不同場所可舉例家裡/幼兒園等等跨情境的條件,做靜態的事情專注力可以持續超過10分鐘(只專注在少數某些事物或看電視或玩3C皆不算)。
5️⃣整個施測過程中,孩子的眼神可以穩定看著施測者或家長回答問題,而不會短暫注視後就看向他處或完全不看施測者或家長。 眼神短暫注視後就看向他處或完全不看施測者或家長。

6️⃣施測過程中,孩子可以穩定地坐在位置上,而不會在診間走來走去,坐不住? 可以穩定地坐在位置上也不會坐在椅子上但身體/腳動來動去。

第二部分,簡單跟大家分享張醫師施測的過程與經驗

這個年齡的發展篩檢是我私心覺得最容易卡關的魔王關

我通常會先跟孩子說:「我們來做體操吧! 」引導他把粗大動作的項目完成。在執行這一部分檢查的過程中,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觀察到孩子的專注度與協調性,甚至透過孩子能否順利理解我們的指導語,就知道等會兒的認知語言關卡是否要多留意。

做完粗大動作的測驗,可以再來玩一下推錢幣跟畫畫的遊戲,讓孩子在更加放鬆的心情下過渡到認知語言關卡。

在最難通過的語言關,我喜歡先跟孩子聊聊天,聽兒童有沒有自發地使用四個字或更多字表達,並嘗試引導他們說出完整的句子,再拿出圖卡5請他指認小球,指認顏色,算算數目。

開始鋪陳圖卡5-8這四張是一個故事,請他試著全部看完後排出順序。在這裡可以看出孩子聽不聽得懂指導語,也能觀察到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如何。

無法將故事排序的孩子,就依序請他描述圖卡中的內容,問問發生甚麼事了? 為麼會這樣? 如果都無法完成的孩子,除了向家長說明後續處理的流程之外,我也會現場利用圖卡5-8示範如何與孩子進行對話式共讀,鼓勵家長透過與孩子共讀共玩來強化他的能力,同時也關懷孩子在幼兒園的人際互動與課堂行為。


張醫師想要提醒大家的是 :

兒童發展篩檢不是考試,篩檢結果的答案不是結束,是開始

無論通過與否,醫師和爸爸媽媽一樣,關注的都是如何協助孩子成長。

透過適時分享檢查過程中,張醫師對於孩子各項能力與氣質的觀察,除了核對每個家庭不同的需求,討論轉介與否,我都會多給一點居家訓練的指引供家長參考

帶著玩心看發展~五歲兒童篇下集,就來聊聊這個年齡的各項能力可以怎麼引導吧!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