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毓醫師的同樂園: 引導孩子,換句話說,效果會更好 WFU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引導孩子,換句話說,效果會更好

 今天在聯評中心的門診,有個兩歲多的小男孩來評估,爸媽發現他還不太會講話,原先會的詞彙不到三個,但現在連一個字都不肯說了


幼兒園的老師也觀察到孩子的專注度不佳,上課也無法好好坐著


我在診間幫孩子做完神經學檢查,問完各項發展歷程和家族病史,開始安排進一步評估之外,剛好觀察到爸爸陪伴孩子互動的情境


孩子看著滿滿一盒的彩色筆,小手來回游移著,想要挑選喜歡的顏色


爸爸問他:  要這個嗎?  孩子點點頭

過一會兒,孩子抬起頭再次看向彩色筆

爸爸問他: 要什麼 ?  孩子伸出小手比劃一下

爸爸又問他 : 是那個嗎?  孩子再一次點頭


我看到這一幕可愛的畫面,忍不住 " 衛教魂" 上身,跟爸爸建議


爸爸,我觀察到你很用心跟孩子互動,這樣真的很棒耶 ! 


我有一些概念想跟您分享,與孩子對話的時候調整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喔 !


❌ 不要使用 " 代名詞 " 

小小孩在建立字彙與理解事物的過程中,"筆"  " 紅色"  " 綠色"  "汽車" 這些名稱都很重要,每個名稱都是一個新的字彙,可以幫助孩子的大腦了解更多事物。


當我們說 " 這個"  "那個" 的時候, 孩子並無法學到更多的語言


我們不妨調整成一邊使用手勢,一邊說: 這是紅色的筆,紅色的筆來囉 ! 好漂亮的紅色


'''這是綠色的筆,綠色的筆來囉,寶寶喜歡綠色, 爸爸也喜歡綠色''


以上的示範,還有另一個概念在其中,那就是


⭕️大量重複對孩子說的話


孩子在剛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重複讓他聽相同的詞語,讓他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下都能聽到,他會更快熟悉

有些人會稱這種大量重複,帶著旋律的音調,簡化字彙的說話方式叫做 " 寶寶語" 或者是 " 兒童導向式語言" 

科學家發現,在一歲左右時多聽" 寶寶語 " 的孩子,兩歲時知道的字彙量,是多聽一般成人語言孩子的兩倍呢 ! 


多聽寶寶語,還有一個更棒的價值,那就是 " 培育孩子的集中性專注力" 


⭕️ 使用兒童式導向語言 (兒語,寶寶語)來培育孩子的專注力


科學家研究發現,嬰兒容易學會常聽到的單字,對之前聽過的聲音聆聽較久。

所以寶寶語比較能吸引孩子的耳朵,把注意力放在話語及說話者身上,進而鼓勵孩子傾聽並投入互動喔!

以上是引導一至二歲孩子語言的小技巧,跟大家分享🫶


下一篇來聊聊引導孩子開口,爸媽該怎麼說,哪些地雷不要踩!


#小兒科的診間日常

#兒童發展 

#專注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