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毓醫師的同樂園: 2022 WFU

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兒童健康的密碼: 85210




阿嘉從小就是胃口好的孩子,有點兒圓呼呼的身材搭上見人就笑的好脾氣,讓擅長烹飪的媽媽覺得很有成就感。雖然每次打預防針的時候,我都會提醒媽媽,阿嘉的體格跟同年齡的孩子比起來算是過重,要少吃零食多活動喔 ! 媽媽總會回答我:「 醫生,小孩子胖胖的沒關係啦 ! 現在多吃點,以後才會長高啊 ! 而且他每天都在外面跑來跑去,活動量一定夠啦 ! 」 

疫情過後再見到阿嘉,真是讓我吃了一驚,一年內竟然胖了十公斤以上,而且脖子後面也黑黑的,洗也洗不乾淨。阿嬤覺得不對勁,擔心會不會有糖尿病,趕緊帶來就醫。媽媽無奈地說,停課期間不敢讓孩子出門,阿嘉的活動量明顯變少,每天不是玩手機,看電視就是在玩線上遊戲。閒來無事就去翻櫃子裡的零食來吃,所以體重直線上升。

因為阿嘉的體重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已達肥胖的水準,而且家族又有肥胖和高血脂的疾病史,我決定幫阿嘉安排飯前血糖,肝功能和飯前血脂的檢查。結果,年僅九歲的阿嘉,禁食12小時後的三酸甘油脂179,低密度膽固醇酯148,已經是高血脂症。

原本阿嘉對於減重是很沒有動機的,畢竟每天舒適的生活為什麼要改變呢? 抽血報告的震撼教育讓阿嘉開始省思,也許自己的身體狀況跟他想像中的身體形象落差不小。我跟阿嘉討論,如果有一些很簡單的口訣,幫助他做一些小小的調整,可能體重會開始下降,只要體重減掉五公斤(比現在的體重少10%),高血脂的問題會改善許多喔 ! 原本提不起勁的阿嘉臉上開始出現感興趣的神情。 

我跟阿嘉分享了兒童減重的密碼:85210。8就是每天要睡滿8個小時而且每天要吃早餐。5就是天天五蔬果,一天的飲食中蔬菜加水果要吃足五份。蔬菜一份就等於半碗煮熟的蔬菜。水果一份就是一個拳頭大。2就是每天放學後,使用3C的時間要小於兩個小時,不要一直坐著。1是每天有30分鐘的活動,為了讓不敢帶阿嘉出門的媽媽有參與感,我幫阿嘉設計了一個居家和媽媽超慢跑的遊戲。0就是零卡的水分要喝足夠,每天超過1500 CC以上,我還幫阿嘉設計一個好記的喝水時間表,讓阿嘉不但記得喝水也成功減少每餐的食量。

透過簡單易懂的口訣,阿嘉和媽媽不再覺得體重控制是很難的一件事。一個月下來,阿嘉已經減少了1.5公斤,對於什麼是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更有概念了!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薩提爾的學習 當媽媽的修練


作者:張容毓






時間過得很快,九堂課的薩提爾初階工作坊,不知不覺已經上完三分之二。有專業的瑤華老師帶領,我又領略了不同的風貌。有些感動以及我在生活上的運用想跟大家分享。

還記得第一次上課時,老師透過讓我們選一張與自己心境相似的卡片作為開場的暖身運動,請大家去找與自己相似,與自己相異及隨意搭配的夥伴來聆聽與分享。

這個活動讓我學習到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與他人有相似相異之處。瞭解人與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幫助我們建立連結獲得共鳴。

了解每個人都有相異的地方,讓我們學習尊重,但卻也常常因為這些相異之處而受苦。

如果能夠尊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就能成長,把焦點放在覺察自己身上,千萬不要誤以為學習薩提爾就可以了解對方,了解小孩,因為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他人。

過去學習薩提爾的溝通模式理論時,常常會提到人有四種不一致的溝通模式:討好,指責,超理智和打岔。練習覺察到自己這些不一致的溝通姿態,只是代表著此刻我們的內在與外在有些不一致的地方,不代表這些溝通姿態不好。

那只是我們在壓力點下,為了求生存所發展出來的因應之道。每種溝通姿態都有它的正面意義,我們也都曾在這些溝通姿態的幫助下,得到某些好處也得以生存,但是我們必然要承受伴隨而來的缺點。

了解這些溝通姿態能幫助我甚麼呢? 幫助我認知到原來在不知不覺中,當我面對壓力時,就會自動用某些姿態來保護自己 ( 對我來說,常常是討好或指責,偶爾也會是超理智 )。

當我開始覺察到這件事,就有了選擇的機會,我可以選擇改變,有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家庭互動,我也可以選擇不要改變,但是必然會繼續受苦。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覺察,練習在開口前明白自己的意圖是什麼,就能更加懂得好好與人對話。

分享一下我最近與兒子的互動,小兒子今年國中畢業,上周日去參加學校的實驗班甄選。當媽媽的對於兒子能不能順利考進去,真的是十分擔心,考完之後不能免俗地問兒子,你考得好嗎? 也因為這個實驗班甄選也要參採他上上周的期末考成績,我也問他結果如何,同學之間有相互討論嗎?

考完試正想放輕鬆的兒子說: 不知道耶 ! 妳是在怪我囉 ? 

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會覺得生氣,覺得這小孩怎麼會像個刺蝟。但是我漸漸學習到,孩子的天生特質以及他的成長情境必然與我不一樣,所以孩子遇到困難時是怎麼處理的,也必然和我的方式不一樣,

了解這件事,我們看孩子的觀點就會少一點,進而用更平和的心情,以想要了解陌生人的想法去面對孩子。

所以我心情很平靜地跟兒子說: 我真的沒有怪你喔 ! 我只是很想知道未來可能會面臨什麼狀況,因為我很在意這件事。我的口氣讓你覺得像在怪你吼 ?  ( 我對這個考試的觀點和期待,之前就跟兒子討論過了 ) 

因為我的口氣緩和,兒子的回應也變得平靜多了:沒有啦 ! 我只是隨口說說,但是同學之間真的沒討論,妳問我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 其實我也有觀察到兒子在親子對話很緊繃的時候,怪我喔就會脫口而出 )

我回答他: 嗯 ! 我知道了。反正都考完了,好好放鬆一下。媽媽觀察到你有在為高中生涯作準備,這樣讓我很放心耶 !

但我也老實跟兒子說,他脫口而出的怪我喔,讓媽媽有點傷心。當然我也要反省一下,是不是我的口氣與姿態讓兒子感覺被責備了 ? 兒子也說他會減少這些不加思索的回應。

很開心,透過薩提爾的學習,我們母子可以逐漸走在彼此尊重的道路上。


薩提爾的學習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牽著她的手,接住孩子的情緒

 

作者:張容毓


大概是因為我所在的城鎮,沒有兒童心智科的夜診跟假日診。所以最近很常遇到青少年是來看行為或是情緒問題的。 昨晚夜診的最後一組病人是初診,臨時加掛又是最後一號。等了我一晚上,竟然是因為孩子出現割腕的行為來求助的。 雖然媽媽一開始是說有癲癇的家族史,想了解孩子的情緒問題是不是與癲癇有關 ? 再追問下去,媽媽突然掀開女兒的護腕 !
我看到密密麻麻的割痕,才知道原來問題跟一開始的陳述差很多啊!

當我順著檢查傷勢,在孩子同意的狀況下,牽著孩子的手問她 "怎麼了 ?" 
原本面無表情的孩子眼淚突然掉了下來。我知道孩子應該有很多情緒要抒發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花了四十分鐘,傾聽兩邊的陳述,核對雙方的感受,也和孩子討論抒發情緒的方法。

唉~希望我有稍稍接住家長和孩子的情緒吧? 但我也很老實地說明我的能力有限。
因為昨天是第一次見面,基本上和孩子無法建立甚麼信任關係。
雖然我可以解決關於癲癇方面的疑慮,還是建議她們能尋求心理師或心智科醫師協助。

下診後,我找了兩本青少年情緒的書來看,順便檢視一下自己有哪些做的好或沒做到的地方。
做了一些小筆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用不到。

參考資料:

書名: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 
作者:蔡宜芳諮商心理師
割腕的誘惑
孩子對事情的感覺   常常是不太能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
討論如何用其他方法抒發情緒
在孩子還沒有找到其他抒發情緒的方式之前,割腕非常容易復發
開明且願意陪伴的態度,對孩子有一定幫助,但需要時間
低自尊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被愛但又好渴望愛
和孩子晤談時的重點:
先同理孩子的感受
討論割腕前後的感覺
為什麼孩子會割腕?
1. 不知道用甚麼方式宣洩情緒,於是用割腕來抒發
2. 出於無聊或是好奇
3. 想被看見的孩子會割在手腕外側。這類的孩子可能有低自尊,愛與隸屬未獲得滿足
和孩子討論導致自傷的壓力源,對壓力的主觀感受
試著去了解孩子割腕背後的心理動機
告知孩子,保密原則的例外:傷害自己,傷害別人,違反法律。
當我們發覺孩子處於危險狀態時,是必須介入處理的。
面對自我傷害的孩子,評估孩子 的支持系統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問她,“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跟誰說?”
不知道跟誰說的孩子可能愛與隸屬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孩子能說出她不知道要跟誰說,我們要肯定她,孩子有意願說出她的困境
通常父母得知孩子有自殘行為的感受是: 困惑,心疼,生氣,此時往往表現出來的是責備的姿態。
但是,割腕是孩子求救的呼聲:我的壓力大到不知道該怎麼辦?誰可以幫幫我?
父母可以試著傾聽孩子的想法且不批判
當父母開始同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責備,也能幫助孩子的情緒找到出口

另外,也要區辨自傷和自殺的不同
自殺:
1. 感到絕望,自責,罪惡感或無價值感
2. 將自殺視為一種手段。用來控制或報復
自傷:
通常是情緒太滿,不知道如何宣洩
注意: 一旦孩子有自我傷害的狀況,一定要做自殺評估
鼓勵孩子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抒發情緒:找朋友聊天,聽音樂,騎腳踏車
替代方法: 用拳頭捶牆捶沙發{會感到痛但能降低傷害的程度}
撕紙,丟或捶玩偶
當孩子有割腕的行為時,家長老師怎麼做?
1. 了解自傷是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可以和孩子討論心情不好的替代方案
2. 用願意傾聽的態度陪伴孩子,若孩子不想談,讓孩子至少知道,如果他需要找人聊聊,父母永遠都在
3. 如果割腕的行為不會危及生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割腕的行為,因為責備無法減少孩子割腕的行為
4. 如果孩子自傷情況嚴重或有強烈自殺意念,建議就醫

書名: 我想陪你長大
作者:陳品皓心理師
青少年自我傷害的原因複雜,每次原因不見得相同,
除了某些如憂鬱,焦慮,藥物濫用或人格疾患等需要醫師心理師協助外,
其他自我傷害多半跟”衝突”有關,需要花時間還原孩子的內外狀態。
1. 跟自己的衝突: 能力,課業,表現,自我概念
2. 人際的衝突(包含感情)
3. 跟家人的衝突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衝突,造成孩子自我傷害的是”衝動”。
只要能找出情緒失控的原因,給予適量支持,基本上孩子有能力慢慢復原。

如何用好情緒支持孩子?
1. 表達你對這件事情的遺憾,同理
2. 表達你願意隨時開放的跟他聊,在他願意的前提下
3. 承認自己的有限
4. 不給予任何批評或過於正面的建議

當孩子說他覺得生命沒有意義的時候怎麼辦? 試著從另一個角度討論過去生命中曾經有熱切與投注的經驗。

協助孩子從正面經驗的回顧與生命意義的連結中,幫助孩子對生命或許有比較正面的看法。

自我傷害是一個非常複雜又牽涉到許多個人,家庭與環境的議題,要慎重處理。
身為大人,我們能做甚麼呢 ? 我們可以注意孩子生活中的線索。

當她出現食量改變,興趣降低,退縮,學業退步等狀況,就該多加留意。
如果觀察到任何線索,可以對孩子表達你觀察的現象,行為以及你的擔心。
你也可以直接詢問孩子是否有自我傷害的想法,計畫甚至行動?

直接詢問對方有沒有自我傷害的想法,這行為本身傳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關心
(這代表你想要跟對方有一種心理上的連結)
反而有助於降低自我傷害的發生率。

最後,一定要記住,尋求專業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協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阿德勒教會我的事

 

作者:張容毓






今天早上門診有個媽媽抱著大哭的小孩,緊張的問說能不能幫忙加掛?原來是媽媽去隔壁的婦產科就診,小女孩不耐久候﹑就在候診區跑了起來。媽媽情急之下拉了小孩一下,小女孩立刻大哭,左手也抬不起來了。我趕緊開門讓她們進來,協助小孩躺在診療床上。

一開始她還是瘋狂大哭,我拿出秘密武器問她:妳想要貼紙跟糖果嗎?果然在轉移注意力後,小孩的哭聲小了下來,讓我可以用最輕柔的手勢一邊做檢查一邊跟焦急的媽媽解釋。

孩子在和緩的聲音下哭聲停了,讓我順利找出她受傷的位置。

檢查結束後我問她:妳剛剛有點兒嚇到了對嗎?小女孩點點頭。我又問她:如果醫生阿姨抱抱妳,妳會好一點嗎?小女孩又點點頭。我蹲下來抱著她,一開始她又有點兒泫然欲涕,但馬上停了下來。當她發現自己的感受是被重視

的,她也安定下來了

最後我們要結束看診了,因為懷孕的媽媽必須到檢驗科做檢查,她想要媽媽一直抱著她所以又哭了!我再次蹲下來,跟她說了些悄悄話。我說:貝貝,媽媽現在需要妳的幫忙喔!「幫忙」這個魔法字眼果然讓孩子的眼神亮了起來。

我跟貝貝說:媽媽要去做檢查,貝貝可以幫媽媽的忙,陪媽媽用走的去做檢查對不對?貝貝認真的點點頭,我摸摸她的頭跟她說:貝貝真是媽媽的好幫手。

如何協助一個哭泣的兩歲孩子呢?我們可以適時轉移注意力,再給她一點兒時間表達感受。適時的運用「幫忙」來邀請孩子合作,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今日推薦好書: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