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容毓
今天早上門診有個媽媽抱著大哭的小孩,緊張的問說能不能幫忙加掛?原來是媽媽去隔壁的婦產科就診,小女孩不耐久候﹑就在候診區跑了起來。媽媽情急之下拉了小孩一下,小女孩立刻大哭,左手也抬不起來了。我趕緊開門讓她們進來,協助小孩躺在診療床上。
一開始她還是瘋狂大哭,我拿出秘密武器問她:妳想要貼紙跟糖果嗎?果然在轉移注意力後,小孩的哭聲小了下來,讓我可以用最輕柔的手勢一邊做檢查一邊跟焦急的媽媽解釋。
孩子在和緩的聲音下哭聲停了,讓我順利找出她受傷的位置。
檢查結束後我問她:妳剛剛有點兒嚇到了對嗎?小女孩點點頭。我又問她:如果醫生阿姨抱抱妳,妳會好一點嗎?小女孩又點點頭。我蹲下來抱著她,一開始她又有點兒泫然欲涕,但馬上停了下來。當她發現自己的感受是被重視
的,她也安定下來了
最後我們要結束看診了,因為懷孕的媽媽必須到檢驗科做檢查,她想要媽媽一直抱著她所以又哭了!我再次蹲下來,跟她說了些悄悄話。我說:貝貝,媽媽現在需要妳的幫忙喔!「幫忙」這個魔法字眼果然讓孩子的眼神亮了起來。
我跟貝貝說:媽媽要去做檢查,貝貝可以幫媽媽的忙,陪媽媽用走的去做檢查對不對?貝貝認真的點點頭,我摸摸她的頭跟她說:貝貝真是媽媽的好幫手。
如何協助一個哭泣的兩歲孩子呢?我們可以適時轉移注意力,再給她一點兒時間表達感受。適時的運用「幫忙」來邀請孩子合作,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今日推薦好書: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